您好,
欢迎来一对一服务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我的一对一
我的询价
我的报价
我的订单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致信CEO
咨询电话:
400-008-1115
产品
图书
搜索
首页
所有分类
特惠产品
精密仪器
冲压设备
五金图书
新闻资讯
精密冲压加工
冲压辅助加工
精密加工
产品研发
冲压模具设计
新模具加工设备销售
二手模具加工设备销售
模具加工设备租赁
模具配件销售
模具耗材销售
模具工具销售
模具加工
设计研发
新冲压设备销售
二手冲压设备销售
冲压设备租赁
冲压辅助工具销售
冲压设备及工具维修
设备改造及工具制造
设备安装调试与售后服务
设备管理
冲压原材料销售
冲压模具材料销售
材料检测及厂商认定
材料研发
新材料资讯
材料管理
一对一贸易管理
一般贸易管理
交易管理
物流服务
仓储服务
报关报检服务
物流管理
检测仪器校准
产品品质检测
新检测设备销售
二手检测设备销售
检测设备租赁
精密电子仪器
品质管理
工程技术支援
工程文件管理
工程管理
财务结算管理
会计代理
资金链管理
财务结算
人才培训
人才管理
人才管理
企业认证
个人认证
认证管理
财产保险服务
人寿保险服务
保险资讯
保险管理
信息采集
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
信息中心
知识产权服务
合法生产管理
交易及合同管理
其它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
投诉建议意见对应
投诉建议意见管理
投诉处理
软件开发
软件销售
软件应用
软件系统维护
软件开发
日本大同
清洗剂
防锈剂
脱模剂
离型剂
日本日置
米尔斯工具
日本二手设备
您的位置:
选择书籍
首页
图书资料
图书内容
书籍分类
图书类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杂志类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光盘类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报刊论文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设计图纸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管理文档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电子书籍
制造工艺
模具技术
机械设备
材料科学
表面处理
外国技术
其它图书
帮助中心
购买商品的几种付款方式详细介绍
一对一商务平台购物常见问题解答
购买商品后客户如何取得销售发票
商品的送货方式及其运输费用说明
购物交易完成后如何进行退货换货
若需要退货换货需遵循怎样的原则
如何对已下订单进行变更或者取消
客户下单后订单的处理状态及说明
购物订单如何查,来我这里告诉您
选中了商品后我应该怎样下订购单
登录注册 >>
选择书籍 >>
填写订单 >>
提交订单 >>
等待收货
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
出版日期:
2010-07-01
作 者:
刘占军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语 言:
简体中文
条 码:
9787121111761
重 量:
0KG
页 码:
280
版 次:
1-1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
类 别:
1010
国 家:
中国
市场定价:
39.00
OTO价格:
33.37
为您节省:
¥5.63
服务电话:0755-89631115
400-008-1115
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
内容简介
全书共7章。第1章介绍冲裁模设计难点与技巧;第2章介绍弯曲模设计难点与技巧;第3章介绍拉深模设计难点与技巧;第4章介绍成形模设计难点与技巧;第5章介绍冷挤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第6章介绍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第7章介绍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实例精析。本书图例讲解透彻,绘制详细,分析切中要害,为广大本科、专科模具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毕业设计样本。
本书可作为本科、专科模具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模具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时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冲裁模设计难点与技巧
1.1 排样与搭边的设计技巧
1.1.1 排样利用率计算
1.1.2 冲压排样设计方案
1.1.3 搭边
1.1.4 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设计
1.2 凸、凹模工作尺寸与公差计算技巧
1.2.1 冲裁凸、凹模型面工作尺寸计算
1.2.2 型面尺寸计算与给定
1.2.3 凸、凹模尺寸线注法
1.3 冲裁工艺力的计算技巧
1.3.1 冲裁力计算
1.3.2 卸料力F卸、推件力F推和顶件力F顶计算
1.3.3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择
1.4 冲裁模压力中心的选定技巧
1.4.1 复杂形状冲裁件排样模具的压力中心确定
1.4.2 多凸模冲裁排样时模具的压力中心确定
1.5 冲裁凹模设计技巧
1.5.1 冲裁凹模的结构形式选择
1.5.2 凹模结构尺寸计算
1.6 冲裁凸模设计技巧
1.6.1 凸模结构与装配设计
1.6.2 凸模的结构尺寸设计
1.7 冲裁模结构设计技巧
1.7.1 卸料件的选择设计
1.7.2 卸料件的尺寸设计
1.7.3 卸料机构弹性元件的设计
1.7.4 冲裁模导向装置设计
1.7.5 冲压件的定位装置设计
1.7.6 模具的出件与废料排出装置设计
1.8 冲模设计程序技巧
1.8.1 冲模设计准备工作
1.8.2 模具结构的选择
1.8.3 模具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
1.8.4 冲裁间隙的计算与选择
1.8.5 冲模设计步骤安排
第2章 弯曲模设计难点与技巧
2.1 弯曲件的工艺性审核技巧
2.1.1 最小弯曲半径校核
2.1.2 弯曲件直边高度校核
2.1.3 弯曲件孔边距离校核
2.1.4 增添工艺孔、槽
2.1.5 切舌弯曲
2.1.6 加添连接带
2.1.7 定位工艺孔
2.1.8 对称弯曲
2.2 弯曲件的回弹计算与控制技巧
2.2.1 影响回弹的因素
2.2.2 回弹角的大小
2.2.3 减小回弹
2.3 弯曲件的展开尺寸计算技巧
2.3.1 弯曲件的排样展开尺寸计算
2.3.2 无圆角半径或小圆角半径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48)
2.3.3 铰链式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2.3.4 棒料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2.4 弯曲力计算技巧
2.4.1 自由弯曲力
2.4.2 校正弯曲力
2.4.3 顶件力或压料力F1
2.4.4 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2.5 弯曲模间隙给定技巧
2.6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技巧
2.6.1 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及凹模的深度计算
2.6.2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计算
2.7 弯曲模工序安排及结构设计技巧
2.7.1 弯曲件排样工序安排
2.7.2 弯曲模相关结构设计
2.7.3 常见弯曲件的模具结构选定
第3章 拉深模设计难点与技巧
3.1 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系数和工序计算技巧
3.1.1 拉深系数计算
3.1.2 无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系数、拉深次数及半成品尺寸的确定
3.1.3 有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系数及工序尺寸确定技巧
3.2 阶梯形件、锥形件、半球形件及抛物
线形件的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3.2.1 阶梯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3.2.2 锥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3.2.3 半球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3.2.4 抛物线形件拉深尺寸确定技巧
3.3 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技巧
3.3.1 一次拉深盒形件坯料尺寸的确定技巧
3.3.2 多次拉深盒形件坯料尺寸的确定技巧
第4章 成形模设计难点与技巧
4.1 冲压成形的分类技巧
4.1.1 冲压成形的定义
4.1.2 冲压成形的分类
4.1.3 冲压成形的主要变形方式分类
4.1.4 科学分类的重要意义
4.2 翻孔和翻边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
4.2.1 翻孔模具设计
4.2.2 外缘翻边模具设计
4.3 胀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
4.3.1 胀形工艺与胀形模
4.3.2 胀形变形程度
4.3.3 胀形力F的计算
4.4 起伏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
4.4.1 起伏成形判断
4.4.2 起伏成形工艺计算
4.4.3 压制加强肋时所需的力计算
4.5 缩口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
4.5.1 缩口变形程度的计算
4.5.2 缩口后材料厚度的计算
4.5.3 缩口的坯料计算
4.5.4 缩口力F的计算
4.6 旋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
4.6.1 旋压成形工艺
4.6.2 旋压的模具设计
4.7 校平和整形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技巧
4.7.1 校平和整形的判断
4.7.2 模具校平的压力计算
4.8 成形模的零件设计技巧
4.8.1 凸、凹模设计
4.8.2 压边装置设计
4.9 成形模设计程序技巧
4.9.1 毛坯尺寸计算
4.9.2 成形极限与成形系数计算
4.9.3 确定成形方式进行工序设计
4.9.4 成形力、成形功及压力机床的选用
第5章 冷挤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
5.1 冷挤压件的工艺性审核技巧
5.1.1 冷挤压件的合理形状和成形极限的确定
5.1.2 冷挤压件的尺寸精度确定
5.2 冷挤压坯料的确定和表面处理技巧
5.2.1 冷挤压坯料的确定
5.2.2 坯料尺寸的计算
5.3 冷挤压力的确定技巧
5.3.1 冷挤压件变形程度的确定技巧
5.3.2 挤压力的确定
5.4 冷挤压模具设计技巧
5.4.1 工作零件的设计
5.4.2 顶杆、垫板的设计
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难点与技巧
6.1 级进冲裁排样工位设计技巧
6.1.1 级进冲裁排样方案的确定
6.1.2 搭边尺寸的确定
6.1.3 冲裁级进模的料宽(W)和进距(C)计算
6.2 级进弯曲排样工位设计技巧
6.2.1 展开尺寸的计算
6.2.2 冲裁和弯曲的冲压方向
6.2.3 分步弯曲成形
6.2.4 减小回弹的措施
6.3 级进拉深排样工位设计技巧
6.3.1 工艺尺寸计算
6.3.2 连续拉深排样
6.3.3 料宽和进距的计算
6.3.4 带料级进拉深的工艺计算
6.4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
6.4.1 零件在条料上的排列与连接
6.4.2 条料的送进与定位
6.4.3 工步设计
6.4.4 条料排样搭边值确定
6.4.5 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步骤
6.5 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
6.5.1 模架设计
6.5.2 凹模设计
6.5.3 凸模设计
6.5.4 螺钉和定位销设计
6.5.5 定位装置设计
6.5.6 托送装置(托料块、托料销、托钉)设计
6.5.7 卸料装置设计
6.5.8 斜楔与滑块装置设计
6.5.9 其他装置设计
6.5.10 自动检测保护装置设计
6.6 多工位级进模尺寸计算和合理标注
6.6.1 级进模基准型面的构成与意义
6.6.2 级进模凹模型面尺寸计算
6.6.3 多工位级进模型面尺寸的标注方法
6.7 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特点
6.7.1 模具的精密性和可靠性设计
6.7.2 条料的正常送进及其精密性设计
6.7.3 自动检测保护装置设计
6.7.4 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
6.7.5 保证模具维修简便
6.7.6 高速冲压用级进模的结构特点
第7章 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实例精析
7.1 冲裁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
7.1.1 带固定卸料定位板的落料模
7.1.2 带弹性卸料板的落料模
7.1.3 上出件落料模
7.1.4 打料出件落料模
7.1.5 切边模的典型结构
7.1.6 冲孔模的典型结构
7.1.7 复合模的典型结构
7.2 弯曲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
7.2.1 V形弯曲模典型结构
7.2.2 U形弯曲模典型结构
7.2.3 带凸缘U形弯曲模
7.2.4 W形弯曲模
7.2.5 Z形弯曲模
7.2.6 卷圆模
7.2.7 卷边模
7.2.8 咬口模
7.2.9 侧弯模
7.2.10 倒冲弯曲模
7.3 拉深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
7.3.1 首次拉深模典型结构
7.3.2 落料拉深模典型结构
7.3.3 二次拉深模典型结构
7.4 成形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
7.4.1 缩口模的典型结构
7.4.2 扩口模的典型结构
7.4.3 胀形模的典型结构
7.4.4 翻边模的典型结构
7.5 冷挤压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
7.5.1 冷挤压模的典型结构
7.5.2 冷挤压模具设计实例
7.6 连续模设计典型实例精析
7.6.1 电器插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 侧弯支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3 铰链支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4 支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5 支撑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6 角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7 拉簧钩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8 接插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9 卷圆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0 托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1 安装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2 摇臂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3 弹力支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4 护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5 角撑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6 铰链垫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7 滚珠卡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8 右内筒支撑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19 双角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0 插接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1 衣服卡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2 电器内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3 风扇支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4 发卡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5 簧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6 角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7 接线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8 压簧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29 弹簧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30 接插片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31 定位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32 开关座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7.6.33 侧弯支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参考文献
客 服 中 心
耗材(邓先生)
冲压(赵先生)
材料(赵先生)
配件(舒先生)
工具(郭小姐)
电话:400-00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