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冲成形技术,使以极少的加工工步生产出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成为可能,既保证了高精度的表面质量,又可以复合成形出可直接用于装配工序的成品零件。本书是国际精冲成形领域的专家和教授结合多年精冲成形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大量经验的总结。书中介绍了冷成形与精冲用材料的基本原理、力学性能、成形工艺、剪切分离工艺、精冲与成形工艺极限、模具制造与润滑、工艺虚拟设计方案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精冲成形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和师生的重要参考文献。
译丛序言
译者序
导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基本原理
第3章 成形工艺
第4章 剪切分离工艺
第5章 精冲与成形工艺极限
第6章 钢种
第7章 钢材的力学性能
第8章 成形过程控制与模具质量
第9章 工艺虚拟设计方法
《冷成形与精冲》一书是由活跃在国际精冲成形领域的Feintool技术公司、Buderus特种钢钢带公司、C.D.walzholz公司、Hoesch Hohenlimburg公司的一批专家,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的Hoffmann教授共同完成的。本书是作者们多年精冲成形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大量经验的总结。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冷成形与精冲用材料的基本原理、力学性能、成形工艺、剪切分离工艺、精冲与成形工艺极限、模具制造与润滑、工艺虚拟设计方法。
精冲技术是平面变形与体积变形的综合技术。随着板料精密冲裁技术与体积成形技术的不断结合,精冲复合成形技术已成为精冲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并已成为汽车等行业许多关键零件制造工艺的必然选择。本书对各种精冲复合成形工艺及其基本原理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另外,材料始终是影响精冲复合成形技术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本书亦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冷成形与精冲用材料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CAD、CAE等计算机辅助工具己引入精冲复合成形工艺开发,并在工艺开发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书中亦介绍了在该领域所开展的前沿工作。技术尖端性、实用性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本书涵盖了国际精冲行业的最新技术,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读者以实际的指导。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我国正进入精冲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行业的技术进步迫切需要先进的成形工艺、材料、零件设计、模具、润滑、设备等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我国精冲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以及机械工程学科正在兴起的冲锻复合成形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本书对于精冲从业人员以及与精冲成形相关行业(如精冲设备、零件材料、润滑油、模具材料、模具制造等)从业人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文献。
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在阮雪榆院士领导下,于1996年起与瑞士Feintool公司共同创建了精冲技术联合研究室,开展精冲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精冲基础技术研究。研究室的赵震博士、向华工程师和庄新村博士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太仓威尔斯-克恩·里伯斯(walzholz-kern.Libers)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林仁荣博士译校了本书第二6、7章,上海交通大学吴公明教授对全书作了译审。
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Feintool公司中国代表处瑞士技术中心韩静先生、陈莉女士、福斯(FUCHS)油品公司高富先生、上海交通大学李明辉教授、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孔啸高级工程师的协助,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斧正,不胜感激。
鉴于目前汽车、机械、设备、消费品等行业对所需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精度已成为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和装配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的因素。为了大批量、高效、经济地生产这些零件,就需要尽可能地减少零件的加工工序,进而降低原材料成本、模具成本、设备运营成本、物流及质量控制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和制造集成多个零件功能的单一复杂零件,从而最小化加工工序。
对于越来越多的复杂成形零件而言,精冲工艺通过与多种冷成形工艺结合,为业内制造者提供了一个看似十分矛盾的解决方案:以极少的加工工步制造出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除了保证零件十分光洁、高精度的表面质量外,精冲工艺还能复合成形多种不同的几何特征,例如凸缘、挤压、压印、拉深等。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复合工艺能生产出成品零件,直接用于装配工序。这些都需要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如模具设计人员、产品工艺设计人员和制造工程人员具备材料、模具和系统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设计出先进、可行的制造技术方案。
本书的目的在于简明、清晰地向读者介绍当今先进的精冲成形技术。为此,本书介绍了材料学、剪切和成形方面的基本原理,并从设计经济高效的精冲生产工艺的角度,提出了实用的参考建议。
本书由与精冲成形工艺相关的各方面专家共同编撰,向读者全面介绍了精冲成形工艺各环节的技术关注点,旨在帮助精冲生产领域的从业人员在材料选择、设备选用和模具设计时,特别是在实现大批量零件的可靠生产、保障产品的质量、有效延长模具寿命方面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