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一对一服务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电话:400-008-1115
  • 登录注册 >>
  • 选择书籍 >>
  • 填写订单 >>
  • 提交订单 >>
  • 等待收货
www.otoworld.cn
UG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附光盘)
出版日期:2008-4 作    者:李文超、马利杰、袁进 等编著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语    言:简体中文
条    码:978-7-122-01902-8 重    量:0KG
页    码:400 版    次:1版1次
装    帧: 开    本:16开
类    别:1010 国    家:中国
市场定价:52.00 OTO价格:43.16 为您节省:¥8.84
联系我们 在线服务
服务电话:0755-89631115
400-008-1115
 

UG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附光盘)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应用,系统介绍了冲压模具设计基础知识、UG冲压级进模设计(PDW)、UGCAM模具数控加工等内容,并详细地讲解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原则、操作步骤以及关键问题处理。对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本书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均配一到多个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使读者能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书中内容涵盖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各个方面知识,并且在随书光盘中提供了所讲实例的Part源文件以及操作步骤的视频文件,非常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可供从事UG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

前言:

  为了提高模具的制造速度,模具工业广泛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与加工,而UG NX5.0就是一款优秀的CAD/CAM软件,利用该软件中的模具设计模块和数控加工系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模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PDW(Progressive Die Wizard) 是UG的一个软件模块,主要用于设计冲压级进模。使用PDW可以极大地提高冲压级进模设计效率。利用PDW可以进行条带布局、冲头创建、模架创建、让位槽设计、BOM、工程图,以及模具组件的放置和修改。PDW能自动执行级进模的设计和细化工作,从而加快投入生产的速度;在PDW中包含大型的模具组件和紧固件库,从而加快详细设计的速度。
UG CAM模块向用户提供了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数控自动编程技术,利用它可根据加工的任务生成实用且经过优化的刀具路径轨迹,通过后置处理生成数控程序,将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即可加工各种零件,特别适合生成复杂曲面零件的NC程序。UG CAM所支持的加工方法有点位加工、平面铣、型腔铣、线切割、车削和高速加工等。此外,其强大的后置处理工具可实现与任何数控机床结合,是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制造解决方案。
本书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力求简明系统地介绍冲压模设计与制造的原则及关键问题的处理对策。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冲压模设计的基础知识、UG冲压级进模设计模块的各项功能以及UG冲模数控加工。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① 内容广泛,涉及冲压模设计基础理论、UG级进模设计、PDW模架设计和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读者学习本书后可以全面掌握UG冲压模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知识。
② 实例丰富,具有深度,大部分实例来自于工程应用。
③ 技术讲解深入透彻,本书对每个知识点均进行深入讲解。详细讲解了PDW特征识别、特征预处理、废料设计、条带布局、冲孔零件创建、折弯零件创建和成形零件创建等方面的知识。对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均配一到多个实例,力求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④ 书中详细讲解了UG数控加工,讲解了各种加工方法,例如平面铣削、固定轴轮廓铣、雕刻、车削、孔加工等方法在冲压模具加工中的典型应用。
⑤ 语言叙述简洁明了,本书摒弃使用冗长文字来表达操作过程的方式,而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完成操作过程的叙述,并且在随书光盘中附有所讲实例的视频操作文件,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可供从事冲压模具设计与生产制造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自学者学习使用。
本书由李文超、马利杰、袁进等编写。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肖爱民、毛卫平、潘海彬、刘珍、戴亚春、任国栋、沈春根、赵峰、杨德勇、郭子刚、吴莹、顾红霞、李娟、陈建华、邹俊红、陈敏、孙国辉、陆繁、刘中华、章再俊、付永忠、朱江、李秀明、王文军、丁华。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1篇 冲模设计基础
第1章 绪论 1
1.1 分离工序 1
1.2 塑性变形工序 2
第2章 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 4
2.1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4
2.2 冲裁间隙的选择 5
2.3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6
2.3.1 间隙方向确定 6
2.3.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6
2.4 排样设计 8
2.5 冲裁力的确定 10
2.6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0
2.6.1 凸模 10
2.6.2 凹模 11
2.6.3 凸模与凹模的镶拼结构 12
第3章 弯曲工艺及模具设计 13
3.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13
3.2 弯曲力的计算 13
3.3 弯曲件毛坯长度的计算 14
3.4 弯曲件工序的安排 14
3.5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 15
3.5.1 凸、凹模间隙 15
3.5.2 凸模、凹模尺寸的确定 15
3.5.3 凸模、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16
3.6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17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 19
4.1 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19
4.2 旋转体拉深毛坯尺寸计算 20
4.2.1 圆筒形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20
4.2.2 盒形件毛坯计算 21
4.3 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 22
4.4 盒形件拉深 22
4.5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 24
4.5.1 凸、凹模工作部件尺寸的确定 24
4.5.2 拉伸力和压料力 25
4.6 压边装置 25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26
第5章 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28
5.1 胀形 28
5.1.1 胀形方法 28
5.1.2 胀形模具 29
5.2 翻边 30
5.2.1 圆孔翻边 30
5.2.2 外圆翻边 32
5.2.3 非圆孔翻边 32
5.2.4 翻孔翻边模结构 33
5.3 缩口 33
第6章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设计 35
6.1 概述 35
6.2 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36
6.2.1 载体设计 36
6.2.2 搭边 37
6.3 级进模零部件设计 38
6.3.1 模板组成 39
6.3.2 凸模 39
6.6.3 凹模 40
6.6.4 卸料装置 42
6.6.5 定位装置 43
6.6.6 托料装置 44
6.4 防止制件或废料回升装置 45
第2篇 UG冲模设计
第7章 UG级进模(PDW)设计基础 48
7.1 项目初始化和特征预处理 48
7.1.1 创建项目 48
7.1.2 特征识别 50
7.1.3 特征处理 58
7.2 毛坯 60
7.2.1 新建毛坯 60
7.2.2 毛坯创建实例 61
7.2.3 毛坯布局 64
7.2.4 毛坯布局实例1 65
7.2.5 毛坯布局实例2 66
7.3 废料设计和条料排样 68
7.3.1 废料设计 68
7.3.2 废料创建实例 71
7.3.3 工序排样 74
7.3.4 条料排样实例 76
7.4 冲压力计算 80
7.5 模架创建 82
7.5.1 创建模架 82
7.5.2 模架创建实例 83
7.6 冲模设计设置 85
7.7 创建冲孔特征 86
7.7.1 冲头组件创建 86
7.7.2 冲孔组件创建实例 89
7.7.3 创建冲头阵列 94
7.8 PDW组件设计 100
7.8.1 创建折弯特征 100
7.8.2 导正销创建 104
7.8.3 创建浮升销 105
7.8.4 创建成形冲头 110
7.9 让位槽设计 113
7.10 标准件 116
7.10.1 标准件概述 116
7.10.2 添加螺钉 117
7.11 型腔设计 120
第8章 打印机零件级进模设计实例 122
8.1 钣金件设计 122
8.2 级进模设计 131
8.2.1 特征识别 131
8.2.2 初始化项目和特征前处理 133
8.2.3 创建毛坯 134
8.2.4 毛坯布局 134
8.2.5 草绘废料曲线 135
8.2.6 创建废料 136
8.2.7 创建条带布局 138
8.2.8 创建模架 142
8.2.9 创建冲头 143
8.2.10 创建螺钉 157
8.2.11 创建让位槽 159
8.2.12 创建浮升销 162
8.2.13 创建导正销 163
8.2.14 创建切减特征 165
8.3 创建图纸和BOM 166
第9章 充电器外壳级进模设计实例 172
9.1 零件设计 172
9.2 设计冲压模 178
9.2.1 项目初始化 178
9.2.2 特征前处理和创建毛坯 179
9.2.3 废料设计 180
9.2.4 创建模架 185
9.2.5 创建冲头 186
9.2.6 创建导柱销和浮升销 193
9.2.7 创建螺钉 196
9.2.8 创建让位槽 198
9.2.9 设计型腔 200
9.2.10 创建BOM 200
第3篇 UG冲模数控加工
第10章 UG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202
10.1 CAM数控加工工艺 202
10.1.1 基准选择 202
10.1.2 工序安排 203
10.2 刀具创建 203
10.2.1 数控车床刀具 204
10.2.2 数控铣刀 207
10.3 创建几何体 207
10.3.1 边界介绍 207
10.3.2 创建永久边界 213
10.3.3 创建临时边界 215
10.4 公有操作选项 218
10.4.1 避让几何体 218
10.4.2 角控制 219
10.4.3 机床控制 220
10.4.4 刀具路径 222
10.4.5 确认刀具路径 223
10.5 铣削操作公共选项 223
10.5.1 切削模式 223
10.5.2 步进 225
10.5.3 进给量 227
10.5.4 切削参数 227
10.5.5 非切削运动 230
第11章 平面铣 233
11.1 平面铣介绍 233
11.2 创建平面铣操作的步骤 234
11.3 创建平面铣操作的几何体 240
11.4 平面铣操作的参数设置 241
11.5 拉深模凹模加工实例 243
第12章 型腔铣 254
12.1 创建型腔铣操作的步骤 254
12.2 型腔铣操作的一些基本概念 256
12.3 型腔铣选项 257
12.4 定模板型腔加工实例 259
12.4.1 铣削平面 259
12.4.2 铣凹槽 263
12.4.3 创建钻孔操作 269
第13章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 273
13.1 创建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操作 273
13.2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的共同选项 274
13.2.1 加工几何 274
13.2.2 投射矢量 275
13.2.3 刀轴 276
13.3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常用的驱动方式 276
13.3.1 各种驱动方式 276
13.3.2 固定轴铣削驱动方式参数设置 279
13.4 支架凸模曲面轮廓铣操作实例 282
13.4.1 零件粗加工 282
13.4.2 使用固定轴轮廓铣精加工零件 286
第14章 点位加工 290
14.1 孔加工固定循环基本概念 290
14.2 创建点位加工操作 291
14.3 设置点位加工几何 292
14.4 循环控制 297
14.5 钻孔参数设置 298
14.6 冲压模模板孔加工实例 298
14.6.1 创建加工几何体 298
14.6.2 加工半径为27.5的孔 300
14.6.3 加工沉孔 303
第15章 线切割加工 309
15.1 设置线切割几何体 309
15.2 创建操作 311
15.3 异形垫圈凹模加工实例 321
第16章 车削加工 329
16.1 创建车削几何 329
16.1.1 几何概述 329
16.1.2 创建部件边界 329
16.1.3 选择和编辑毛坯 331
16.2 轴加工实例 332
16.2.1 车端面 332
16.2.2 粗车外圆 339
16.2.3 创建精车操作 344
16.2.4 车槽 351
第17章 UG冲压模数控加工综合实例 359
17.1 工艺分析 359
17.2 精铣定位面 359
17.3 精铣顶面 366
17.4 钻18孔 371
17.4.1 钻导向孔 372
17.4.2 钻孔 375
17.4.3 铰孔 379
17.5 线切割异形孔 382
17.6 精铣异形孔侧壁 386
17.7 加工凹槽 389                                                             参考文献392

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从事UG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
  本书可供从事UG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