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零件表硬内韧的表面热处理技术、喷丸强化技术、摩擦化学转移膜技术等神奇的表面工程。
前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工业设备和零部件乃至生活用品等的“皮肤”和外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承受高温、高载荷,具备高硬度、高抗腐蚀性和高耐疲劳性能以及美观、耐用等),这样就出现了各种新的表面工程技术。“削铁如泥”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一个字眼,但要使刀剑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利用各类金属的性能规律,通过表面热处理使金属材料表面硬、内部韧,充分发挥其潜能,这样,使用起来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单一的材料和单一的表面技术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性能上的各种要求,这就使复合材料和复合表面技术应运而生。采用表面工程技术的复合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表面涂层。
表面工程技术分布在各个领域中,例如表面改性、表面处理、表面涂覆等等。复合表面工程技术将两种以上表面工程技术复合在一起,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表面工程技术层出不穷。如随着对物质的第四态即等离子态的认识,等离子喷涂、离子注入等技术蓬勃发展;激光的发现,促使激光熔敷、激光重熔等各种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纷纷涌现;微波、电子束的发展促使诸如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等技术发展迅猛纳米技术的出现促使摩擦化学转化膜等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新材料的出现给表面工程改性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除金属材料外,出现了陶瓷材料、合成材料、塑料、纳米材料、非晶态材料、超导材料等,使机器设备及零件的皮肤和外衣的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各种特殊功能的要求又促使了表面材料的不断发展,如隐身材料、抗磁性材料、导电、降噪声材料及抗高温腐蚀材料等层出不穷。知识经济的到来又对环保、节能、节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节制地浪费和消耗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重新制造的出现正适应了这一要求,表面工程技术可以使大批机器设备零件
再生,并可节能、节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新的重要领域。
表面工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本书是从实际工程问题引出表面工程技术的,这些问题,读者多数能够接触到,用神奇的效果增加了该书的趣味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在技术的本质叙述上,以生活中的例子来比拟,做到
形象易懂,着重讲述表面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合,体现科普读物的特点。
本书内容新颖充实,取材广泛,适于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表面工程技术爱好者阅读。
刘世参教授、韩文政教授、马世宁教授、张振学、乔玉林、原津萍、时小军、朱绍华教授等协助了本书部分编写工作,《院士科普书系》编委会、编审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徐滨士
2000年1月
目录:
1概论
1.1什么是表面工程2
1.2表面工程的功能3
1.3表面工程的发展5
1.4推广表面工程的意义 8
2使零件表硬内韧的表面热处理技术
2.1齿轮的表面淬火15
2.2齿轮的化学热处理20
3立竿见影的喷丸强化技术
3.1喷丸强化设备31
3.2喷丸强化效果32
4变化无穷的摩擦化学转移膜技术
4.1了解摩擦学39
4.2认识摩擦化学48
4.3理解摩擦化学转移膜技术55
4.4应用摩擦化学转移膜技术64
5多姿多彩的气相沉积技术
5.1“热气腾腾”的真空蒸发镀膜67
5.2一石激起千层浪——溅射镀膜72
5.3前途光明的离子镀膜技术79
5.4非同凡响的化学气相沉积(CVD)85
5.5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与进展90
6所向披靡的三束及其改性技术
6.1高效率的离子注入技术94
6.2走向产业化的激光束表面处理101
6.3异军突起的电子束表面处理111
6.4走向未来的三束改性处理118
7点石成金的电刷镀技术
7.1概述119
7.2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121
7.3五颜六色的镀液125
7.4电刷镀工艺133
7.5电刷镀技术的应用范围138
7.6电刷镀技术的新进展及展望148
8喷枪射彩虹,零件换新装的热喷涂技术
8.1热喷涂技术原理156
8.2热喷涂的分类及其应用特性161
8.3热喷涂方法及应用167
8.4特种喷涂179
9简便易行的表面粘涂技术
9.1粘接与表面粘涂技术185
9.2表面粘涂技术的特点187
9.3粘涂层的物质基础——胶粘剂189
9.4粘涂层的粘附机理191
9.5粘涂工艺194
9.6粘涂技术在设备制造与维修领域大显身手197
101+1>2的复合表面技术
10.1柏油路面式的复合202
10.2胶合板式的复合204
10.3阶梯式的复合206
10.4离心分层式复合207
10.5先喷后熔式复合208
10.6美容化妆式的复合209
参考文献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