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国新办召开的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称,力图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将现在约800家钢企大幅减少至约200家。
钢企面临大规模重组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上千家钢企,其中上规模的大中型钢企有70多家。
6月下旬,国务院指出,要培育形成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特大型钢企集团,力争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上周出台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企在环保、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准入规定,其中,将钢厂生产规模的准入门槛设定为2009年普钢企业粗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30万吨及以上,且合金钢比大于60%(不含合金钢比100%的高速钢、工模具钢等专业化企业)。此举被视为治理中国钢铁业产能增长过快和管理不完善的一记重拳。
在新闻发布会上,陈燕海称,通过执行规范条件,力图进一步规范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按照生产经营规范所提出来的质量、环保、能耗、装备、安全、企业责任以及生产规模进行规范,同时大幅度减少钢企。
规范条件的执行方面,工信部规范条件将作为有关部门核准和备案项目的一个依据,以控制钢铁业投资和产能过快增长;同时将该规范条件作为合理配置矿石资源的依据;并积极引导银行的贷款和社会投资的投向和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