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一对一服务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咨询电话:400-008-1115
机械制造企业风险控制从价值链入手
http://www.otoworld.cn 2009年8月28日 14:08:33

    风险控制需从价值链入手
    针对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困难和风险,究竟怎样的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呢?通过分析对比后,笔者认为,以价值链为切入点,不但能把问题和风险按序排列、理清风险的主次、抓住风险的关键环节,而且容易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控制体系,非常适合离散型机械零部件制造企业。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针对机械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风险特点,按照价值链理论构建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包括:
    在企业经营的先导性活动中,针对体制风险,应规范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架构的设置和决策机制;企业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各组织职责权利分配明确,并用制度固化。针对战略风险,应设立专职机构研究宏观政策、市场趋势、主机企业发展特点,定期研究报告;形成五年战略规划、三年滚动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重点工作任务书相结合的战略规划和修正体系。针对投资风险,投资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项目方案评审;对项目实行严格的跟踪制度。
    在企业基本的经营活动中,针对市场销售风险,应分产品、分地区设立销售公司,建立有效的营销网络;对不同产品和客户采用不同销售模式和营销政策;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反馈、采信机制;建立客户档案和竞争对手档案,定期分析。针对合同履行风险,应设立合同专管部门和人员,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一般合同备案和重大合同评审制度,控制合同漏洞;建立合同履约跟踪和应收款监控制度,应收款催讨实行销售公司、财务部、法务部逐步升级负责制。针对存货积压风险,应加强计划准确性控制,实行滚动投料计划与产品出产计划相衔接的计划模式;建立ERP系统,对生产物流进行实时监控;设立存品及物料库存警戒线、计算机系统自动报警程序。针对产品制造风险,应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质量管理体系考评制度;模拟市场客户对出厂前产品进行评审和质量追究;新产品须经过计算机辅助计算和试验合格才可投放市场。
    在企业经营支持性活动中,针对采购配套风险,应建立比价采购制度,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建立与供应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供应商评级制度;对配套件实行零库存管理,对配套供应商实行连带质量索赔和三包服务制度。针对财务风险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针对产品开发风险,应提高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待遇,建立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定期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获取最新科研信息;定期进行新产品推广活动。针对人事管理风险,建立严格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公开选拔、按程序聘用制度;建立分级授权制和全员绩效考评制,绩效与收入挂钩;培育企业文化,注重企业文化的教育与渗透;关心职工,给予职工施展才能和发表意见的舞台。
    当然,除了构建上述制度、措施外,要真正取得风险控制的实效,还必须注意和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组织保障环节,这是全面风险控制能否取得成效的根本性保证。其主要措施包括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如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评审小组、内部审计部等),实行全员风险控制责任分解二个方面。
    全面预算管理环节,这是全面风险控制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没有全面预算、没有对企业成本和资金、生产和销售、投入和产出预先计划,就无法真正实施风险控制。
    信息化辅助管理环节,这是全面风险控制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辅助手段,对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全面风险控制具有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损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