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工具需改变技术观
时间:2013-01-04 来源:中国家居网
我国已经成为工具制造大国,目前正朝着全面提升质量方向努力。行业全面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全行业产品标准等效采用ISO国际标准,更主要的是,行业之间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各企业领导和管理者的素质全面提高,成为我国工具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看到2011年工具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时,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工具五金分会秘书长周继华毫不讳言,中国工具五金大国地位在2011年进一步得到确立。
根据海关统计,2011年工具五金出口额为10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小型电动工具为26.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锯类产品为1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9%;量具为8.9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园艺工具为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8%;钳子类为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扳手类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1%;组套工具为4.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在产品进口方面,全年进口额为5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其中,量具为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小型电动工具为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扳手类为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锯类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组套工具为0.4亿美元,同比增长53.8%;钳子类为0.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园艺工具为0.049亿美元,同比增长28.9%。
从海关统计中不难发现,以扳手、钳子、锯类为代表的传统手工具产品依旧受到海外采购商的青睐,长期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速度也证明中国制造手工具产品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小型电动工具、园艺工具、组套工具等产品的出口额也进一步增长,说明此类产品在欧美主要市场的需求量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降低,这些产品均为DIY消费主力。
值得关注的是进口方面,虽然目前全球最大的扳手、钳子制造企业几乎都在中国,但这两类产品的进口额达到近1.5亿美元;量具产品更是如此,虽然有东方精工、长城精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浙江地区也有大量生产企业,2011年量具出口为8.97亿美元,增速达到50%,而进口却达到26.73亿美元,保持着26.4%的高增速,量具单项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17.76亿美元,这在整个五金行业当中也并不多见。
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我们的企业在出口时,还是以量取胜,销售额的增长其实并没有带来利润率的提升,完全是依赖出口产品数量的增加,这可能会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隐患。尤其是现在台湾工具、印度工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给我们的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周继华对此认为没有隐患,这么多年来中国工具发展一直都很健康,高速、持续、质量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正是由于中国工具业的高速成长,导致西方工具制造业的逐年萎缩。当然中国工具业也有竞争,如印度,要不然中国工具岂不成了凌空玫瑰?未来中国工具发展只要保持现在发展势头,不急不躁,稳步前进,就一定能实现工具制造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