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模具材料创新革命
时间:2012-10-09 来源:机电在线
虽然近些年我国模具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总体看,目前我国模具材料市场仍落后于模具工业发展的需要。据模具专家罗百辉介绍,目前,中国合金工具钢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其中合金模具钢约为10万吨。中国模具工业每年消耗模具材料合计为30万-40万吨,其中合金模具钢为13万-15万吨。而其中一般质量的模具钢材多,高质量的模具钢材少,相当部分要求高的模具钢都需要经过真空精炼和电渣重熔,以保证钢材的高纯净度、高致密度、高等向性,而通过电渣重熔的模具钢所占的份额很小。模具钢市场80%左右是黑皮圆棒材,用户拿到材料以后还要自己改锻改制,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不能适应现代模具制造业的需要。
模具专家罗百辉介绍说,在模具制造的成本中,材料费用往往只占模具成本的20%左右,但模具工业的竞争就是模具使用效率的竞争,而不是以模具材料低价位来取胜,因此对于要求较高的长寿命模具,在选用模具材料时往往需要精益求精。例如采用碳化物不均匀度为5-6级的Cr12MoV钢制造拉伸模,使用寿命往往不足1万件;而采用铜合金模材制造拉伸模,使用寿命可达7万件甚至更多。这是因为铜合金模材的导热性好,可以保证工作中的模具温度分布均匀,不会因局部高温使模具产生裂纹,也不会使拉伸产品表面出现冷焊脱痕及起皱现象,既缩短开模时间,提高模具寿命,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罗百辉指出,现在铜合金模材已成功地应用于不锈钢板材拉伸模、铝合金压铸模、塑料注射模、铜合金重力铸造及低压铸造模、玻璃瓶制造模等,即将取代传统的模具钢和铸铁,堪称模具材料领域的一次革命。
由于国产模具材料不能完全适应模具制造业的需要,很多高性能、长寿命、交货日期紧迫的模具仍不得不采用进口的模具材料。而进口材料的价格很高,比国产材料的价格高3-5倍。对此,罗百辉认为,当前应加强模具材料企业与模具制造企业间的合作。因为模具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模具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推广等部门以及模具设计、制造与模具使用等部门组织起来,大力协同,及时反馈模具制造和使用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开发与试制工作、技术咨询工作和售前与售后的服务工作,大力推广质量稳定的高性能的模具材料的应用,使我国的模具材料迅速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促进我国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
罗百辉表示,中国模具企业认清形式的同时,还应明白6+1产业链的整合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高效整合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产业链提供给了厂家一个全新的成本计算方式那就是从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开始到最后将这个商品卖到消费者手中,铅板价格,这个过程的成本来与世界级的企业竞争,1代表生产制造,是位于产业链最低端,在生产能力过剩的现代社会,仅仅是制造产品的环节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是十分有限的,而更多的产生于6,包括原材料采购、包装、运输仓储、分销零售等环节,这些才是获利做多、附加价值最大的领域。而中国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1,要想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整合6+1,否则将无法走出受发达国家剥削压榨、环境恶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