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模具产业聚焦集群现象 产业链超百亿
2012-04-26 来源:金模网
江苏省昆山市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的过程,目前正处于“低转高”的重要阶段。实施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昆山提出了“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基地化、优势产业品牌化”的目标。积极培育壮大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光电、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塑造“小巨人”、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
基于成本的IT模具产业发展路线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省昆山市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举足轻重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这里云集了300多家各类电子信息企业,从上游TFT-LCD显示面板生产,到模具、电子基础材料、电子零部件制造,再到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整机生产,一条完整的IT产业链使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加强,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位于昆山高新区的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制造工业用电脑整机、组机板研发和设计的台资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生产的综合成本,该公司正将其位于珠三角某著名出口加工区的企业搬迁到昆山。目前,一些跨国企业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关闭了其设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转到昆山投资建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蔓延,很多企业为了生存而纷纷选择产业聚集度高、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地区作为“避风港”。昆山就是为数不多的优良“避风港”之一。
以笔记本电脑整机生产为例,几乎所有的零配件都可以在昆山当地找到生产厂家,而且,基本可以保证在半小时内供给到位。2008年,昆山市共生产笔记本电脑5500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如此超强的生产能力得益于这里完整的产业链和高度的产业聚集。研华科技去年产品销售总额为6.95亿元,同比增长31%。受此业绩鼓舞,该公司最终下决心将其在南方经营多年的企业搬迁到了昆山。去年9月,该公司还在昆山增资建设了研发中心,主要用于新品开发、研发、试生产、测试和实验。
超百亿元的模具产业链
模具产业是昆山另一个产业聚集度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产业。早在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昆山市建立了江苏模具工业实验区,并于2003年9通过科技部评审,成为全国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模具产业基地。经过10年发展,昆山模具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集模具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业链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我国台湾和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从事模具行业的850余家相关企业在此集聚。基地已拥有生产世界顶尖模具数控设备的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模具标准件全球标准制定企业双叶电子集团、世界最大的模具工厂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特小间距电子类精密冲压模的江苏华富电子有限公司、拥有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的亿升汽配模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模具企业。2008年,昆山模具产业基地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其中纯模具产品销售101亿元,占全国的10%,列全国26家模具生产基地之首。
2008年10月,就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之时,总投资达25亿元的昆山模具城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工程竣工,近百家模具企业入驻;同年12月,第二阶段工程又逆市开工。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调研,今年昆山将围绕IT模具和汽车模具两个产业领域进行招商,着力引进世界知名的和国内百强“高大新”模具企业,引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小而精”的科技型中小模具企业。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大型、精密、复杂等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生产比例;加快模具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模具产业链。力争到2012年实现模具销售收入150亿元,继续保持占全国总量10%的比例,市场增速超过30%,企业总数达1000家。